在城市数字化转型激流中“奋楫”,2022上海“智慧工匠”总决赛落幕

11月11日,一场激情四射的竞赛在上海华能大厦举行。25名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相关技术领域的产业菁英和工匠,向现场专家评委和观众展示了全力建设“国际数字之都”的上海,在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呈现出的智慧与力量。

11月11日,一场激情四射的竞赛在上海华能大厦举行。25名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相关技术领域的产业菁英和工匠,向现场专家评委和观众展示了全力建设“国际数字之都”的上海,在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呈现出的智慧与力量。

据悉,由上海市总工会、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活动已走入第七个年头。这项代表上海智慧城市最高水准的竞赛,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上海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进入纵深化的关键时期,日益丰富的应用场景、数字技术发展的澎湃动能,以及正从“盆景”变为“森林”的数字化转型成果。

最终,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选树总决赛中,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奚笑冬、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图形增强部部长魏芳、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云网运营部承载网运营室主任朱俊等10名候选人“杀出重围”,获得2022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选树总决赛一等奖,后续经过组委会审议、公示、信用审核等程序,将正式确定2022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以及提名人选。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周奇、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张义出席决赛颁奖仪式。

“期待你们用自己的实践,在上海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中,不断培育数字新动能,在全社会广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周奇希望,通过“智慧工匠”选树活动,继续激发城市数字化各领域从业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加强上海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更多竞赛成果转化为优秀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

以高端人才引领先导产业

创新与人才,对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牢牢把握发展先机至关重要。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决赛竞争愈发激烈。参加决赛的25位候选人,都是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的标杆型人物,其中既有专注信息技术和模式创新的大拿,又有致力于传统行业通过数字化实现转型提升的实践者;既有国有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又有体制外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技术人才。

李成涛

近几年来,AI在创新药方面的技术突破,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回国创业。获得一等奖的星希尔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李成涛便是其中之一。

本科毕业于清华姚班,2019年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的李成涛,创办仅三年左右的星希尔,自研的MI平台可快速准确描述分子和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精确计算目标药物分子与特定靶标的结合自由能,突破经典计算模拟方法,上线一个月,已有20余家标杆客户试用并推进合作。

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摇篮和高地,上海就这样吸引着纷至沓来的人才,实现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了价值链高端地位。

以工匠精神擘画全球卓越

何为工匠?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工匠这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品质,也融入25名选手累累硕果中。

一座智慧城市需要稳固的数字底座,朱俊领衔研究的《融数注智城市全光云网底座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应用》项目,通过五年的技术研发创新,为上海构筑出城市数智光底座。“我们今天能够随时随地刷视频、玩游戏,甚至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宇宙’,都因为上海已经拥有一张全球领先的全光云网底座。“

朱俊

然而,六年前,当朱俊提出要打造这样一张数字化的全光网底座时,被认为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说太难了,但我坚信,这个方向是对的,最后五年磨一剑,打造了一张业内绝对领先的全光网。”如今,这张全光底座以海纳百川的方式承载城市日常运转所需的海量信息,为2500万人、数百万用户提供与数字世界连接的“动脉血管”,亦是朱俊“创新、专注、坚持”工匠精神的深刻体现。

奚笑冬

同样获得一等奖的奚笑冬则三句话总结了自己理解的工匠精神:立得稳、守得住,方得始终。他牵头完成的上海地铁全自动驾驶系统,完全实现了地铁设计的彻底转型,最新开通的14、15、18号线,毫不夸张地说,是世界上智慧化程度最高的三条地铁线路。

2035年,上海将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数字之都。为了这个目标,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产业菁英,将他们的青春和汗水撒在了这座超级都市里,以自己对极致、卓越的追求,推动上海在城市数字化转型“高速路”上再次加速。

科技与温情并存,让城市更温暖

2021年,上海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在将“生活数字化”置为重头戏之一的同时,更提出要以转型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

城市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智慧城市建设者,不仅要有高超的科研能力和技艺,还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王杰军

多年前,还是长征医院肿瘤科主任的王杰军遇到一名病患家属,一见面,这位家属便哭着请他为亲人减轻肿瘤带来的疼痛。经过他治疗后,这位病人终于睡了几个月来最安稳的一觉。

数十年的肿瘤治疗中,这样的病例,王杰军经常会遇到。长期以来,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医疗机构更注重疗效,而忽视病人的疼痛,但对于病人来说,无痛度过最艰难的阶段,可能是更需要的生命尊严。

让肿瘤病人“无痛过年”,是王杰军在全国推动了20多年的项目,而这种对病人的关怀,持续推动他“退而不休”,创办上海铂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推动癌痛管理领域的数字疗法研发和推广,并建立了第一家运用数字疗法管理癌痛的的医疗服务平台。

作为一名医学和人工智能的跨界学者,王杰军获得此次评选的二等奖。据他介绍,一种创新性数字医疗产品即将上市,它可以精准控制病患的疼痛阈值,有效缓解病灶带来的疼痛感知。

李梦笛

三等奖得主李梦笛的创业,同样与人有关。

2010年从英国博士毕业之后,上海敬之网络科技合伙人李梦笛在投行和创业之间选择了后者,他想成为一个能为尽可能广大人群,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特定人群、中小微企业解决后顾之忧的保险精算师,而工具是人工智能。

这是一种颠覆传统保险精算的方式。尽管近10年来,人工智能算法呈现爆炸式的进展,但如何将技术融入创新,让城市里的更多人群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实现较充足的风险保障,以及更为人性、便捷的服务,是李梦笛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如今,每一张饿了么订单的背后都有敬之网络的贡献,无论是用户的餐饮投诉,还是小哥等灵活用工人员的出行保障,都能够通过系统在线迅速处理。

在城市中,科技与温情是并存的,它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这座城市提供更多的温暖,拥有这种温情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者,为城市带来的不仅是数字经济的澎湃动力,更是人民生活中无时不在的涓涓细流。

附:获奖名单

THE END
责任编辑:赵龙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