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指行一体化深度解析:从情报引领到扁平指挥的警务革新

“情指行一体化”是指将公安情报、指挥和行动三大要素有机融合的一种新型警务运行机制,旨在构建现代警务体系,提升警务资源利用效率和实战能力。这一概念产生于新时代公安改革强警的战略需求。

一、发展历程

1.概念背景与提出

“情指行一体化”是指将公安情报、指挥和行动三大要素有机融合的一种新型警务运行机制,旨在构建现代警务体系,提升警务资源利用效率和实战能力。这一概念产生于新时代公安改革强警的战略需求。2019年5月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强警之路,加快推进新时代公安改革和现代警务体系建设。在这一顶层号召下,各地公安机关开始探索情报主导警务、指挥扁平化调度的新模式,为“情指行”一体化机制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

1

2.起步探索与政策推动

“情指行”一体化机制的雏形可追溯到2010年代末期一些先进地区的探索实践。例如,有公安机关试点将情报研判部门与110指挥中心合署办公,建立合成作战中心,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合指挥。随着经验积累和技术发展,公安部将这一机制上升为改革重点。2021年的全国公安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将其作为新型警务机制建设的龙头工程。时任公安部部长赵克志要求各级公安机关把这一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落实,破除警种壁垒、强化情报引领,提升警务运行质效。

3.全面推进与完善阶段

2022年,“情指行一体化”被正式确立为公安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同年9月,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王小洪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大力推进‘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和市县公安机关扁平化、实战化、合成化运行机制改革”。公安部还发布了《关于健全完善“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的意见》,指导各地建设情指行一体化警务运行模式。各省市公安机关相继制定实施方案,加快建立情指行合成作战指挥中心,纵向打通省、市、县、所指挥层级,横向融合情报、指挥、勤务等警务要素。经过推动,全国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普遍健全了“情指行”一体化机制,警务运行效能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进入2023年后,各地在常态化运行中不断优化该机制,与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深度结合,使“情指行”真正成为现代警务运行的新中枢。

二、技术架构

1.总体架构模型

“情指行”一体化系统通常采用分层集成的技术架构,实现情报研判、指挥调度与一线行动的高效联动。其架构可概括为“1+2+5+6”的智能警务中枢模型:1个情指行大数据资源中心,汇聚整合各类情报信息;2大业务中枢,即一体化云指挥中枢和智能分析中枢,实现情报研判支撑指挥决策;5大支撑平台,包括统一管理、GIS地理信息、融合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为上层业务提供数据处理、可视化展示、智能分析等支撑;6大应用体系,覆盖情报舆情、警情接处、精准指挥、实战勤务、综合研判、辅助支撑等业务功能。通过该架构,情报数据流、指挥业务流、行动反馈流得到有机整合,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体化”警务技术体系。说明:架构设计可根据地方特点进行调整。

某地情指行体系架构举例:

2

运用整体思维将公安机关比喻为由“大脑”“躯干”和“手脚”组成 的整体。

以“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为“大脑”: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依托情指 联勤中心建立 1 个“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下设侦查、反诈、维稳、反恐、 舆情、督察等 6 个中心,按需设置“X”个其他中心,组建“1+6+X”体系架构,共 同负责履行感知研判和指挥决策职能,确保情报信息和指挥信息的快速流转; 以大部门大警种为“躯干”:组建政治工作中心、侦查中心、治安监督管理中心、 监所管理中心、警务保障部等五大系统作为“躯干”,为“大脑”和“手脚”输送 “营 养”;以案侦警力和基层勤务为“手脚”:以高效执法为上级提供高效的基础支撑。

2.情报采集与研判

在基础设施层面,大量感知设备和信息系统接入“情指行”平台,包括视频监控探头、车辆和人脸卡口、执法记录仪、无人机巡查、警务终端以及公安内外网等。这些前端感知渠道实时采集社会治安动态信息并汇聚到情报大数据中心,经由大数据平台和AI平台进行融合和分析。例如,对海量视频图像、报警记录、案件数据、电信网数据进行碰撞挖掘,可自动发现可疑线索和风险预警。情报研判应用通过流程化闭环,实现情报的采集、汇聚、研判、流转、核查和反馈评估,形成对重点人员、车辆的动态管控和趋势分析,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情报引领是整个系统的先导,“情报主导警务、情报引领实战”成为一体化机制的核心指导理念。

3.指挥调度与可视化

情指行平台将现代指挥中心与信息化系统深度融合,建立扁平高效的指挥调度体系。110接警、警情受理系统与情报平台无缝衔接,报警信息经智能接警系统分类研判后,第一时间推送给指挥调度席位。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集成展示警情分布、警力位置、道路交通、气象预警、舆情热点等多源信息,实现一张图可视化指挥。指挥员借助GIS地图平台和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实时查看现场视频和态势,在电子地图上直接下达指令,实现“图上指挥”和“一键调度”。指挥调度系统通过纵向贯通各级指挥机关、横向联通各警种部门,做到重大警情统一指挥、协同处置,指令直达一线民警终端,确保指挥命令权威高效执行。例如,某地公安开发了“警务协同”App,使指挥指令和情报研判同步上案,派警处警与信息采集同步进行,在移动端实现了扁平化调度。

4.行动执行与反馈

在“情指行”机制下,一线执法行动与情报、指挥高度联通。前端民警配备的警务通、4G执法仪等终端实时接收指挥中心指令,并可回传现场音视频和处置情况。路面警力、警车定位等通过无线专网与指挥中心实时互联,实现警力部署动态可见。“管控一张网、指挥一张图、情勤一体化、中心大合成”,某地公安的新一代合成作战平台即充分体现了这些特征:前端单位和后端支撑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台前幕后”协同,空间、数据、平台、队伍四方面的“大合成”。在处置重大案事件时,各警种专业力量在合成作战区集中研判、联合作战,现场处置与后台支援同步进行,指挥员可以通过融合通信系统与现场民警视频会商,实时掌握处置进展,从而优化决策。处置完毕后,系统自动归档全程数据,便于事后评估和经验提炼,提高下一轮行动的针对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核心技术支撑:“情指行一体化”离不开先进技术手段的赋能。其一,视频监控与物联网感知构建了公安机关的“千里眼”,通过遍布城市的监控探头、卡口和传感器网络,实现对重点区域、重点目标的全时空感知,支撑情报的灵敏获取。其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情报研判的“大脑”,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清洗、挖掘和机器学习分析,智能识别犯罪嫌疑人活动轨迹、研判案件关联,实现精准预警与预测。其三,融合通信与指挥平台是扁平指挥的中枢,集成了电话、无线电、视频会议等多种通信手段,确保指令能够以秒级速度触达执行单元,并能实时获取现场音视频反馈,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其四,GIS电子地图提供了直观的态势展现,将警情、警力、防控资源等以地图图层叠加展现,指挥员据图即可掌握全局。通过以上技术架构和手段的融合应用,“情指行”一体化平台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安实战“最强大脑”和神经中枢,赋能警务工作更加智能、高效。

三、典型应用

“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在全国各地公安实战中发挥了效能。以下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展示该机制在重大安保、打击防范、应急处突等方面的应用成果和亮点。

1.大城市实战

某地公安情指行合成作战新引擎。早在2021年便建成启用第三代情报指挥中心大楼,全面打造“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合成作战机制。新中心按照“大整合、真扁平、更高效”的思路,将情报研判、指挥调度、合成作战、视频监控等功能高度融合,形成了集数据汇聚分析、可视指挥调度于一体的指挥中枢。机制运行以来,警务效能显著提升,全市社会治安实现了“打击更有力、防控更精准、处置更高效”的新格局。在2021年度群众安全感和公安满意度测评中,该市获得全省“双第一”的佳绩。例如,2021年发生一起持刀劫持人质案,市公安局立即启动重大案件情指合成作战机制:情指中心第一时间将警情上报主要领导,值班局领导火速赶赴现场指挥,各警种同步上案协同处置。警方即锁定嫌疑人车辆位置,路面警力成功截停车辆,解救人质。又如,今年一起涉恐吓警情中,指挥部在接报后“一键发起合成作战”,刑侦、网警等专业警种秒级响应,前后方密切配合,迅速在全城布控拦截嫌疑人车辆,将企图行凶者当场抓获。通过高效情指行一体化运作,确保了对各类突发案件的快速反应和妥善处置。同时,市公安局将合成作战机制用于日常警务,例如打造失联人员查找中心,通过合成作战手段两年多找回失踪人员3万余名,找回率大幅提升,既服务了民生也锻炼了队伍。

2.基层实战延伸

某市公安局将“情指行”一体化机制扎根于市、县、派出所三级警务运作,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基层的全覆盖。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建成了面积500平方米的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情报指挥中心、合成作战室、反诈中心等多部门集中合署办公,警力、物力、算力高度汇聚,情报、指挥、行动高度整合。全市7个县(市)公安局和55个派出所均组建了一体化实战指挥室,实行24小时值守,为一线勤务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支撑服务。构建了“市-县-所”三级一体化运行体系和“1+5+7+N”工作新架构:即以1个市级情指中心为龙头,下设舆情、治安、防控、侦查、督察等5类职能分中心,县级7个合成作战中心和N个临时专班协同联动。各级情指中心开发了市、县、所三级“一张图”平台,将基础要素、指令调度、合成作战等信息在同一界面集成展现,实现“情报研判、指令下达、警力调配”全过程可视化、一体化。在打防管控方面,依托情指行机制强化了对电信诈骗等突出犯罪的精准打击。2023年以来,情指中心累计拨打预警劝阻电话8.9万余次,止付涉诈账户596个,成功避免了大量群众财产损失。在治安巡控方面,市公安机关实现110接处警的扁平派单:合成作战中心根据警情地点和性质智能派单给附近民警,民警接单后快速赶赴现场处置,大幅缩短了接警反应时间。同时公安创新“警网融合”社区治理模式,在派出所民警之外引入基层网格员参与矛盾调解和隐患化解,构建起警情分流联动处置机制:110报警平台与12345政务热线、综治网格平台实现“三纵四横”对接,对非警务类纠纷自动分流给相关部门处理,从源头上减少了警情进入公安环节。

3.应急处突与重大安保:情指行机制下的快速反应。

“情指行”一体化在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安保任务中发挥了巨大优势。某市公安机关建立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后,接报重大警情能够实现多警种同步响应、扁平化指挥调度。一次有人持刀滋事警情中,该市公安各部门快速响应,将嫌疑人抓获,有效保护了群众安全。市情巡警支队民警介绍:“在‘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牵引下,不是一个人在作战,而是多警种协同,预警更快、手段更多、行动更高效”。这种多部门“一呼百应”的联合作战模式,使警务效能成倍递增。在重大活动安保中,情指行机制同样提供了强力支撑。S市公安局在服务全国“两会”、大型博览会等系列安保任务中,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平台强化战时指挥:实行厅局领导坐镇、情报研判每日会商、情指行视频调度每晚例会制度,情报指令双向流转,省市县一体联动,确保安保现场万无一失。又如一些省份公安机关搭建了“省厅+属地”一体化指挥模式,在跨区域重大安保中,省级情指中心统筹调度全省警力资源,各地市合成作战中心即时响应支援,实现了区域协同作战。实践证明,在大型安保和应急处突中,“情指行”机制可打破层级和地域限制,将各警种、各地区力量拧成一股绳,做到快速研判、快速决策、快速行动。例如X市公安通过健全合成作战机制,完善精准打击整治和街面巡逻模式,形成了“处突力量闻令即动”的局面。F省公安搭建起“横向多警种常驻、纵向省市县所一体联动”的扁平指挥模式,显著提升了应急处突的指挥调度效率。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情指行”一体化在实战中的显著成效:既能服务日常大防管控的精细化运作,又能在关键时刻实现对突发险情的灵敏反应和权威指挥,从而最大程度保障了重大活动和广大群众的安全。

四、未来趋势展望

1.融合数字化智能化方向

“情指行”一体化机制未来将进一步向警务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深化融合。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公安机关正加速推进“智慧公安”建设,将现代科技手段深度融入警务实践。“情指行”作为新型警务运行机制的中枢,有望与各类智能应用更紧密结合,形成更先进的智慧指挥体系。一方面,各级公安机关将建设更加完备的警务大数据平台,实现部、省、市、县四级数据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将情报、勤务、舆情等数据资源统一接入共享,为情指行机制提供坚实的数据底座。通过完善数据标准和安全管理,实现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海量警务数据的融合管理与智能挖掘,以数据赋能提升预警、防控的精准度。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情指行平台中发挥更大作用。例如,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警情和案件模式进行研判预测,自动生成处置方案供指挥员决策参考;部署智能语音助手辅助110接警和指挥调度,提高人机交互效率;利用视频图像识别技术实现重点目标的自动预警跟踪等等。这些智能化应用的集成,将使情指行机制朝着更高效的决策支持和自动化指挥方向演进,实现警务运行由“人找信息”转变为“信息找人”,进一步减轻民警负担、提高反应速度。

2.体制机制优化方向

从组织运行层面看,“情指行”一体化未来需要继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协同运行机制。首先是在理念上平衡“一体化”与“专业化”的关系。既要通过一体化机制整合信息资源、扁平指挥流程,又要保障各警种专业条线的建设发展,做到专业优势与合成效能相辅相成。为此,各地公安应树立“一体化也是专业化”的理念,通过模块化组织等理论指导,确保各警种既深耕各自领域,又能无缝融入合成作战。其次是在制度上健全跨部门信息协同机制。明确各部门在情报共享、指令处置中的职责分工,建立标准规范的数据共享交换制度和配套的考核激励机制,保障协同流程顺畅运转。再次是在执行层面提高全警协同意识和能力。当前一些基层单位还存在信息壁垒和部门割据现象,需通过强化联合演练、战训合一来培养民警的一体化实战思维。鼓励多警种联合值班备勤、“一室两队”合成作战模式等,在实战中锻炼协同作战本领。同时,加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是既懂业务又懂数据和科技的情报研判人才,解决一体化运行中人才短板问题。

3.问题挑战与对策

尽管“情指行”机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深化融合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在未来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部分地区警种壁垒尚未完全破除,一体化指挥中心的权威和统筹地位需要进一步巩固。应通过明确情指中心的指挥权限、完善工作规范来树立其权威,同时以制度保障各警种服从统一指挥。在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信息从获取到研判、指挥到行动的链条有时仍不够短平快,可能贻误战机。这需要继续优化警情流转处置流程,例如完善110接处警和情报指令处置的衔接机制,实现一键流转、并行处理,以秒级速度响应警情。此外,数据安全与隐私也是一体化机制深化过程中必须直面的课题。情指行平台汇聚了大量敏感数据,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和访问权限管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确保在推进警务智能化的同时守住安全底线。

未来展望:总体而言,“情指行”一体化机制作为公安机关协同高效的新型运行机制,未来将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完善。在警务运行模式上,将形成以“专业+机制+大数据”为核心的新模式:以做强专业队伍为基础,以情指行机制为牵引,以大数据智能应用为支撑,全面提升公安机关预防打击犯罪的新质战斗力。我们可以预见,随着公安改革的深入,情报、指挥、行动的融合将更加紧密:情报更灵敏,能够提前捕捉风险;指挥更权威,各警种听令即动;行动更高效,处置快速精准。情指行一体化机制还将与社会治理体系联动,推动警务与社会综治资源的共享共治,实现更大范围的协同(例如公安与应急、交通、网格等部门间的一体化联动)。通过不断的实践反馈和科技赋能,“情指行”机制有望打造公安工作的最优运行状态:让情报真正引领警务、让指挥直达末端、让行动快人一步。在未来,这一机制将为中国公安机关更有效地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创新路径。

THE END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