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智能摄像头行业的三大热门基座技术:4G、低功耗、AI

中国消费级监控摄像头行业经历了持续的技术演进,设备的物理限制正在被系统性突破。在过去,摄像头的使用往往受到WiFi和电源线的制约;如今,行业正逐渐向无电无网、深度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中国消费级监控摄像头行业经历了持续的技术演进,设备的物理限制正在被系统性突破。在过去,摄像头的使用往往受到WiFi和电源线的制约;如今,行业正逐渐向无电无网、深度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三大核心技术的融入:4G、低功耗和AI技术。通过4G技术,监控摄像头降低了对传统网络的依赖;低功耗技术确保了设备长时间的稳定运行;AI技术的融入则赋予了摄像头更强的智能分析能力。

一、物理层面:4G与低功耗技术助力户外安防实现自由部署

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在2025年已经过去的5个月里,在主流电商平台上,4G和低功耗监控摄像头的累计销量涨幅分别高达61.4%和168.4%。

4G摄像头的快速增长表明,监控行业正在突破传统WiFi和有线网络的限制,在户外、山区和工地等无网络区域大量自由部署。近两年,4G模组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得终端整机拥有了极大的性价比;此外,部分厂商推出的“赠送终身免流量”营销策略,更是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洛图科技(RUNTO)认为,双模(4G+WiFi)也会是未来的网络接入方向,这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灵活性,也将增强全场景的适应能力。

与此同时,低功耗范畴下的AOV监控技术正在推动动态能耗的优化。在厂商层面,神眸AOR方案的迭代升级,以及华为海思自研Cat.1芯片的推出,都显著地改善了产品能效。

4G技术常与低功耗技术配合,共同构建无电无网的解决方案,摆脱空间限制,进一步拓展监控设备的物理边界和应用场景。

二、功能层面:AI赋能摄像头走向“看得懂”时代

早前的传统监控摄像头是被动记录,用户在事后回溯录像时才能察觉异常情况。而AI技术的融入推动了监控摄像头从被动监控走向主动防御。

行业领先厂商已经通过搭载AI芯片,实现了人脸和人形检测、哭声识别、包裹感知等轻量化的识别能力;同时,语音对讲与移动追踪等功能建立起了基础的人机交互。不过,这些初级的AI应用主要集中在物体识别层面,尚无法深入解析行为意图和场景逻辑。例如,设备能捕捉到“有人经过”,但却难以区分“儿童玩耍”与“儿童摔倒”的本质差异。

进入2025年,AI大模型技术开始融入到安防领域。海康威视的观澜大模型、萤石的蓝海大模型、技威时代的多模态模型等这些技术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两个核心方面:在复杂场景的理解上,实现语义级的行为意图解析,例如精准区分“快递员投递包裹”与“可疑人员徘徊”的行为差异;在交互模式上,支持自然语言指令处理,用户可以通过口语化查询调取事件,系统则能够以结构化语言生成事件摘要,完成从机械响应到智能感知的升级。

目前,AI大模型在摄像头市场的渗透率还相对较低。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在传统主流电商平台上,AI摄像头的销量占比不足1%。

洛图科技(RUNTO)认为,接下来,行业将继续沿着由“感知清晰化”向“认知深度化”的路径演进,推动监控设备从“看得清”向“看得懂”跨越。这一转变将为安防领域带来全新的可能性。

THE END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