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以智提质,以“绣花精神”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垃圾分类回收房配有智能感应摄像机,可以实现在后台的“分类指导员”与丢垃圾者之间的语音“互动”;创新运用“互联网+”,率先推出数字公厕地图,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一键找公厕;环卫保洁全覆盖,作业车辆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实时位置、行驶轨迹、作业时间等状态实行24小时监控,发现问题,实时纠正……

记者 张晓鹏

垃圾分类回收房配有智能感应摄像机,可以实现在后台的“分类指导员”与丢垃圾者之间的语音“互动”;创新运用“互联网+”,率先推出数字公厕地图,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一键找公厕;环卫保洁全覆盖,作业车辆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实时位置、行驶轨迹、作业时间等状态实行24小时监控,发现问题,实时纠正……李沧区汇集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化手段的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着市民“获得感”。作为“城市大管家”,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践行“绣花”精神,持续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李沧区正打造集分析、管理、监督、服务等为一体的智慧城管大数据平台,推动“数管”向“智管”转型,不断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目前李沧区已经打造了107条省级深度保洁路,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新科技赋能,垃圾分类实行“智慧化”

扔可回收垃圾前,输入手机号,系统识别后自动打开分类投放口,并根据所投垃圾记录进行智能识别和智能称重,现金返还……近年来,一款智能回收设备在李沧区多个街道投入使用,为垃圾分类增添了时尚、智能、创新元素。家住浮山路街道中海国际社区的居民李顺英就是智能回收设备的受益者之一,“在此之前,废旧纸盒、啤酒瓶等可回收垃圾基本都被随手扔进小区垃圾桶,既不环保又浪费,如今按时收集分类投放,不仅文明还有收益,真是件好事儿。”

“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已成为时下热点,为加快形成垃圾分类新时尚,李沧区引入第三方公司在全区11个街道设置智能垃圾回收箱百余台,基本实现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

不仅如此,为助力垃圾分类,李沧区在多个社区开展“90天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计划”,居民扔垃圾,后台有专人指导分类,也成事实。9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宾川路的万科观澜小区,该小区在出口处设置两处智慧化垃圾分类厢房,居民将垃圾破袋后投入塑料盆中,两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正在指导居民对投放错误的垃圾进行正确分类。

据了解,这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房配有智能感应摄像机,可以实现在后台的“分类指导员”与丢垃圾者之间的语音“互动”,如果小区业主在扔垃圾时,遇到分类难题,可以远程求助后台指导员,并在他的语音指导下,将垃圾进行正确分类。“这种智慧化垃圾分类厢房对我们居民来说,真是太方便了,尤其是有了现场的语音指导,垃圾分类起来就更快捷了。”居民王女士笑着告诉记者,生活在这样智能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小区,幸福感也大大提升。

而在位于汉川路上的庄子社区,为切实提升垃圾分类智慧化建设水平,实现生活垃圾从居民投放、分类收集的数据监管。九水街道不断完善智能化平台建设,运用智能垃圾分类云平台,结合现有网格视频系统,科学高效地对垃圾分类项目进行监管。小区的基本信息都以呈现,并可以进行远程监控垃圾分类智能房的分类情况,指导员的在岗情况,随时监控小区的生活垃圾量,能够确保小区的厨余垃圾精准投放,确保垃圾分类准确率,杜绝混装混运现象,从而更好地推广实行垃圾分类。同时社区还上线微信积分小程序,小区居民通过合格分类投放换取积分,积分可兑换花生油、垃圾袋等奖励。这一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居民将从被动的垃圾分类管理对象,转变成主动的社区公共环境治理的参与者。

目前,李沧区已在全区11个街道119个社区的348个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全区垃圾分类设施已基本达到全覆盖,打通了线上线下回收行业生态圈,实现对再生资源垃圾前端分类回收、中端统一运输、末端集中处理的全流程管理。

李沧区已在全区11个街道119个社区的348个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全区垃圾分类设施已基本达到全覆盖。

公厕插上科技“翅膀”

“李村八点半”商圈夜经济正火热开展,市民游客夜间如厕问题却成了一件难事。为此,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在李村河中下游高标准配建了一座“星级公厕”,为逛夜市市民如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日前,记者来到该座公厕里体验了一把。走进公厕发现,墙面上两个醒目的二维码,吸引了不少如厕市民的注意。记者通过手机扫描其中一个二维码看到,手机上显示出来的是一幅数字公厕地图,该地图不仅能够显示整个李沧区所有的公厕,还能根据使用者当前位置,导航前往距离使用者最近的公厕,这一便利的科技手段让不少市民为之点赞。而另一个二维码也是与公厕有关,扫描二维码显示出的页面是公厕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市民可以根据公厕是否有异味、地面有无水渍,有无洗手液,保洁员态度,设施是否损坏等方面提交反馈意见,以便监督并提升公厕的服务水平。

记者了解到,这是李沧区建管局创新应用“互联网+”推出的“李沧区数字公厕地图”“二维码扫描调查问卷”。“互联网+公厕”的管理服务创新手段,不仅为厕所插上了科技翅膀,还能通过科技优化厕所服务质量,提高李沧区公厕服务水平。

“生活中不少人都会遇到想‘方便’却找不到厕所的尴尬,为了解决市民找厕所难的问题,我们花了两三个月时间,对辖区所有公厕进行了位置标注。”李沧区建管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运用互联网定位手段打造的“李沧区数字公厕地图”,在全市是首创之举,已覆盖全区上百座公厕,在李沧,市民只要扫描二维码或关注“李沧环卫”微信公众号,就可以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公厕,然后根据手机导航轻松找到公厕位置。

李沧区共有81座公厕对外24小时全面开放。

据介绍,在全市率先推出数字公厕地图,只是李沧区建管局在公厕建设管理方面探索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李沧区坚持打造“如厕如家”品牌形象,并在公厕内新增了“五大利器”,即播放信息提示的LED屏、减少纸张浪费的擦手毛巾卷、防潮防滑的PVC丝圈地垫、除味抑菌的小便斗冰块、方便卫生的自动换套马桶圈;此外在公厕的外观设计方面也做足了功夫,使公厕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公厕内外增加绿色植物,为市民提供了“如家”般温馨舒适整洁的如厕环境。

另据了解,为进一步助力青岛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更大程度满足市民游客的夜间如厕需求,今年以来,李沧区逐步扩大环卫公厕24小时开放覆盖面。截止到今年9月份,在原有75座24小时开放公厕的基础上,李沧区新增6座24小时开放公厕,目前共有81座公厕对外24小时全面开放。

24小时“盯牢”!让垃圾无所遁形

日前,青岛李沧环境卫生有限公司道路保洁车辆正在路面进行常规作业。一辆满载的渣土车疾驶而过,无意中撒漏造成城市道路污染。作业车辆通过前期安装的GPS定位系统快速捕捉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知后台管理人员进行问题处置,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仅用了1个小时。

记者了解到,李沧区环卫公司负责保洁的道路有600条(段),保洁面积1005.16万平方米。每日人工普扫2遍,期间进行不间断巡回保洁。其中李沧区东部、中西部主要道路施行双班保洁,李村商圈区域施行3班保洁。共有扫路车、洒水车、高压清洗车等机械化保洁车辆136辆,其中冲洗车17部、洗扫车17部、洒水车28部、中型扫路车30部、微型扫路车44部。主干次干道机扫率达到100%,机扫每天4遍。主次干道洒水率达到100%,非结冰日洒水每天不少于4遍,高压冲洗每日1次。对配备的机械化环卫作业车辆,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采用车辆GPS卫星定位系统,对车辆的实时位置、行驶轨迹、作业时间等状态施行24小时监控。并与市城市管理局车辆监控平台联网,可对作业当中出现的问题实时反馈与回复。

道路清扫保洁的精细化提升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精益求精的过程。据介绍,目前李沧区已经打造了107条省级深度保洁路,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正秉承“绣花精神”不断“持针走线”,激活基层治理“一盘棋”,以细“治”入微的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构建起精细化基层治理体系,助推基层治理工作开花结果,为人民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织”出一条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绣”出基层“幸福图景”。

THE END
责任编辑:李斌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