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公示了第二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上海市共10所学校入选。上外云间中学也在其列,并且是松江区本批唯一一所成功入选的学校。这是该校自获评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后,在该领域取得的又一成果。
上外云间中学自建校起就秉持“以学术性研究型高中建设统领各学段全面发展”的办学愿景,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及“ai+学科”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该校在教育改革中积极探索,从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评价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环境打造等方面发力,构建起了完善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此外,学校还构建了“aigc+数模空间”“外语+科创实验室”两大特色人工智能空间。前者部署智能教学助手,支撑数学建模、amc竞赛等项目化学习,打造学术研究场域;后者开发跨文化ai融合课程,强化师生国际视野与创新力。

日常教学课堂
作为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充分整合利用高校和科技企业资源,构建了层次分明、跨学科融合的螺旋上升式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初中阶段着重技术理解,强化技术原理认知与基础应用,围绕“解决真实问题”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开设了“机器学习基础”“智能家居”“智慧农业”等课程。高中阶段突出技术战略,聚焦创新应用与系统思维培育,践行社会责任,开设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构建”“神经网络基础”“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等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与核心方法,培育学术素养。

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
在上外云间中学,人工智能项目研究与其他学科活动融会贯通。比如学校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设置“智能问题解决方案”专项,像“校园外卖柜智能调度优化”项目,就要求学生用整数规划模型设计取餐路径算法,并通过编程实现模拟验证。又比如在数学奥赛课程中增设“逻辑推理与ai思维”模块,通过数独求解、密码破译等问题,培养与机器学习相似的归纳推理能力。

人工智能相关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上外云间中学的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在相关赛事中已见成效,并呈现出多学科联动、多学段覆盖的良好态势。数学建模团队连续两年获上海地区数学建模联校活动特等奖提名、上海交通大学荣昶杯数学建模赛道一二等奖,并跻身首届“沪港杯”赛事;2025年首次参加上海交通大学荣昶杯人工智能应用开发赛道,获得二等奖及昇腾ai专项奖;有3名学生在2024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2024)中获一等奖。

数学建模比赛获奖
“与此同时,项目性学习反哺学习领域的拓展与学习能力的增长,助推学生在文化课学习、各类竞赛及学术性活动中所呈现的综合素养得到较为明显的跃升。”上外云间中学课程教学中心主任征丽表示,学校将把握此次入选的宝贵机会,在学校的综合育人实践中,让人类智能充分融注人工智能,以人工智能持续激发人类智能,助力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访谈
更多护航视频监控网络安全 做物联网安全的守护者 ——专访天防安全总经理段伟恒
在万物互联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搭建的巨大物联网络对其安全保障…
做行业赋能者 HID迎接数字化浪潮新机遇 破解新挑战
今年3月份,全球可信身份解决方案提供商HID发布了最新的《安防行业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
数字化浪潮下,安防厂商如何满足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回顾近两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包括安防在内的诸多行业领域都遭受了来自市场 “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