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正式印发实施《深圳市低空航空器起降设施布局规划(2026-2035年)》,这是全国首个针对低空航空器起降设施的市级专项规划,其发布标志着深圳在低空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资源创新利用上迈出引领性、示范性的坚实一步,为深圳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筑牢空间基础。
2024年,深圳市全市低空飞行活动活跃。直升机飞行达到2.8万架次,运输13.68万人次,应用业态从海上石油作业为主向医疗救护、商务飞行、跨境联运、空中游览等多元化拓展。无人驾驶航空器商业化载货飞行新开通航线101条,年飞行架次达77.6万,同比增长超27%,形成以低空快件运输、消费类即时配送、医疗服务为主,消费体验、低空巡检、集群表演等为辅的业态格局。
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型低空航空器起降设施483个。其中,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起降点136个、物流起降点77个、商圈配送起降点52个、医疗配送起降点40个、城市治理起降点178个。低空信息基础设施(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SILAS系统)一期已上线试运行,累计建成5G-A通信基站4967个,5G-A通感基站67座。

《规划》指出,到2035年,形成体系完备、直达高效、复合创新的低空起降设施网络体系,支撑超1500个起降点建设落地,赋能丰富多元的低空经济业态安全健康规模发展。
《规划》提出,立足打造“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构建“三大类八小类”功能体系,该体系为低空经济多元化、规模化发展搭建基本功能框架。三大类为物流配送类、载客运输类、公共服务类,其中,物流配送类包含物流运输、消费类即时配送、医疗即时配送应用场景,载客运输类包含空中交通和空中游览应用场景,公共服务类包含医疗救援、政务飞行、特色飞行应用场景。

访谈
更多护航视频监控网络安全 做物联网安全的守护者 ——专访天防安全总经理段伟恒
在万物互联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搭建的巨大物联网络对其安全保障…
做行业赋能者 HID迎接数字化浪潮新机遇 破解新挑战
今年3月份,全球可信身份解决方案提供商HID发布了最新的《安防行业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
数字化浪潮下,安防厂商如何满足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回顾近两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包括安防在内的诸多行业领域都遭受了来自市场 “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