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由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思政大模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成都举办,近300位学者共探AI如何与思政教育深层融合。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曹萍表示,作为以电子信息科技为核心的大学,电子科大注重发挥学科优势,推动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希望本届论坛能汇聚学者智慧,搭建交流平台,为推进思政大模型建设、赋能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川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屈晓华就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建议:把准政治方向,坚持价值引领,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让智能工具成为传播真理、塑造灵魂的桥梁。深化协同创新,构建政产学研用闭环体系,提升融合效能。守牢安全底线,健全伦理规范与监管机制,强化师生素质素养培育,让数字育人更可靠。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澜涛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坚持政治性、学术性与专业性相统一,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新方法,积极推动开发新型教学产品,促进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将互联网“最大变量”转化为思想引领“最大增量”。
电子科技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兼思想政治教育分会会长申小蓉,主持发布了基于“i思政”大模型的核心应用——“小思”智能体矩阵。该矩阵涵盖“思政达人”“党团先锋”“师韵光谱”“科研星球”“职业潮人”“调研雷达”六大智能体,全面服务于思政课教学、课程思政与日常教育全场景,致力于为广大师生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思政陪伴。
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原司长冯刚解读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的指引作用,表示要以此深化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自兰州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分别作主旨报告和主题发言,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设置了四个分论坛,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新华文摘》《中国高教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思想教育研究》等十余家学术期刊代表参与学术交流,对入选论文进行了评议。
与会学者还参观了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创新重点实验室。
据介绍,本次论坛由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创新重点实验室、i思政大模型创新实验室联合承办,《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学术期刊协办,共收到全国投稿论文762篇,最终评选出135篇优秀论文进行交流。
访谈
更多护航视频监控网络安全 做物联网安全的守护者 ——专访天防安全总经理段伟恒
在万物互联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搭建的巨大物联网络对其安全保障…
做行业赋能者 HID迎接数字化浪潮新机遇 破解新挑战
今年3月份,全球可信身份解决方案提供商HID发布了最新的《安防行业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
数字化浪潮下,安防厂商如何满足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回顾近两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包括安防在内的诸多行业领域都遭受了来自市场 “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