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由上海海洋大学主办,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水下安防技术专委会、上海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协办的“产研协同·智赋深蓝——水下空间信息技术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在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校区召开。论坛汇聚中船集团、汉江实验室、上海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等龙头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校、行业协会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共探水下空间信息技术前沿发展与创新应用路径。上海研途船舶海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途海事MaritimeWay”)总经理周长江受邀出席,并做了主题为“水下安防装备及技术标准体系初探”的专题报告,首次发布水下安防领域标准体系,与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探水下安防装备及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路径。

论坛主题报告期间,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汉江实验室、中船集团第715所、704所等多位专家也围绕水下探测声呐、立体信息感知、磁隐身技术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研途海事MaritimeWay总经理周长江首次系统性展示了其构建的水下安防标准体系。 此举是研途海事MaritimeWay致力于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战略举措,旨在引领水下空间安全防务装备及技术进入标准化、体系化的新发展阶段。

报告始于对当前水下安防标准现状的深度剖析,指出现存国标、行标与团标分布零散、归口多元,尚未整合为协同高效的有机体系。周长江指出:标准缺失已成为制约水下安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瓶颈。直面此核心瓶颈,研途海事MaritimeWay首次提出了系统构建的“水下安防标准体系”理论框架。该框架前瞻性地规划了由“基础通用”“产品”“技术”“工程”及“管理应用”五大模块构成的完整架构。
基于此,报告进一步对水下安防标准的未来发展路径作出了战略性研判,明确提出以“强化顶层设计、填补关键标准、推动贯标应用”为核心的实施路径。报告建议,在顶层设计的整体框架下,应优先加快关键水下安防装备与技术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定;对于暂不具备国标立项条件的项目,可先行以团体标准进行补充,并待条件成熟后,积极推动其向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转化升级。
在本次“水下安防装备及技术标准体系初探”专题演讲中,研途海事MaritimeWay前瞻提出了一套系统、全面、完整的水下安防标准化体系,为水下安防与水下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奠定了坚实的标准化理论基础。展望未来,研途海事MaritimeWay将携手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构建协同发展的标准化生态,为推动水下安防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贡献“研途智慧”与专业力量。
访谈
更多护航视频监控网络安全 做物联网安全的守护者 ——专访天防安全总经理段伟恒
在万物互联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搭建的巨大物联网络对其安全保障…
做行业赋能者 HID迎接数字化浪潮新机遇 破解新挑战
今年3月份,全球可信身份解决方案提供商HID发布了最新的《安防行业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
数字化浪潮下,安防厂商如何满足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回顾近两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包括安防在内的诸多行业领域都遭受了来自市场 “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市场…